韓東:寫作是一場持久的馬拉松

2013年05月24日 08時20分 

  著名作家韓東   

  韓東:西方作家的職業(yè)精神讓我們許多人望塵莫及  職業(yè)寫作不僅是一種狀態(tài) 

  也是一種心態(tài) 

  祝勇:首先感謝于堅兄、韓東兄參加這次談話。我們分別來自北京、昆明和南京,見面的機會很少,所以我很珍惜這次談話,在南朝梁時期著名的昭明太子讀書臺。我想它一定會成為我寫作生涯中一次難忘的記憶。 

  韓東:談話錄實際上是一種古老的書寫方式。談話錄的現場感、即時性以及對抗性(問答之間)的和諧使得思想成為可流動的、可觸摸的,使得敘述成為可感和富于人情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訪談錄是對被采訪者的“精神赤裸”程度的一次考驗。我喜歡訪談錄這種方式。 

  于堅:我想說我們與所有寫作者的不同之處,在于我們都是職業(yè)寫作者。祝勇、韓東和我,包括已經去世的王小波,都是這樣。這個職業(yè)不是什么人、什么組織賦予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的。我們都在堅持職業(yè)寫作,不僅把寫作當做自己的事業(yè),也當做自己的職業(yè)。盡管寫作給我們帶來的現實利益屈指可數,但我們仍然靠寫作養(yǎng)活自己。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yè)寫作。 

  祝勇:于堅幾乎每天寫兩千字。劉慶邦不會電腦,每天手寫,三百格的稿紙,寫七頁,就不寫了,天天如此,我很喜歡他的這種風度,不動聲色,駕輕就熟。我也已經習慣在白天寫作,越來越從容不迫。這是一個作家最理想的狀態(tài)。寫作是一生的事業(yè),必須常態(tài)化。我覺得我這些年最大的收獲就是能夠安心寫作。我的作品集收錄的作品,幾乎都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下寫出來的。我很滿足。我同意于堅對于職業(yè)寫作的界定。我認為我們這代人已經有了從事職業(yè)寫作的空間和能力。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機遇。我們應該珍惜。 

  我想強調一點,職業(yè)寫作與專業(yè)寫作有所不同。專業(yè)寫作,是指作協(xié)體制內的專業(yè)作家的寫作,而對于職業(yè)寫作者來說,是否從屬于某一組織并不重要,如剛才于堅所說,寫作是他的個人選擇,與他人無關。所以,職業(yè)寫作不僅僅是一種狀態(tài),也是一種心態(tài),自由、平和,同時不乏執(zhí)著的心態(tài)。 

  韓東:真正意義上的職業(yè)寫作是民間性的。民間是真正的個人性得以存在和展開的場所。個人性這個東西很簡單,就是我們的根據,我們每個人的立場。你要發(fā)言,你要寫作,你要做事情,那么你的立場跟你本人是要貼的,很貼的。那么就是說在“民間”,這樣一個比較不受約束的狀態(tài)下才能顯示出來。 

  但是,我反對用概念來思索。所謂體制內、體制外,民間與官方,都是概念。我們活在一個世界里面,不是依賴某個概念而存在的,而且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狀態(tài)。我認為用這些概念思考或是描述很復雜的現實都有些言不及物。 

  職業(yè)寫作需要職業(yè)精神 

  敷衍的寫作者騙不了同行 

  祝勇:西方的作家基本上都是職業(yè)寫作者。他們的寫作是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工作,既不偉大,也不卑微。他們像理發(fā)師、商人、律師、演員一樣生活和工作。在美國、歐洲、日本的書店里,都把純文學書籍擺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甚至詩集,都印得那么考究,這令我有些意外。我曾經以為純文學,特別是詩歌,在西方商業(yè)化環(huán)境里已沒有立足之地,實際情況剛好相反,它們都健康地活著。 

  于堅:帕慕克寫作,會用攝像機把素材拍下來,然后回來再看錄像。他每個細節(jié)都記錄下來,不管這種寫作方式你是否同意,但這種寫作態(tài)度就是職業(yè)的態(tài)度。 

  祝勇:葦岸也這樣。他寫《二十四節(jié)氣》的時候,每年的某一個節(jié)氣,都會在他所寫的鄉(xiāng)村的同一個地點,拍一張照片。他要在相同的位置上觀察時間的變化。很多年后,他把相同地點的照片放在一起,比照它們的不同,一篇千字文,他會寫好幾年。 

  于堅:喬伊斯也是的,都柏林的喬伊斯。文學的所謂現代性就在這里。如果你永遠是才子式的、即興的、風花雪月散文式的,你的漢語就永遠停留在淺表的層面,沒法深入。 

  韓東:賈樟柯說,他看劇本,覺得本子寫得不夠考究,就反復修改,直到滿意為止。你知道,電影劇本只是拍電影的參照,它的語言最終要全部轉換為鏡頭,所以,它的修辭好壞并不直接影響影片質量,但賈樟柯堅持這樣做。他認為,這對他是一種訓練,訓練他集中精力,沉浸到一個事物中去。如果我們不能使一個劇本變得完美,我們也同樣不能使其他任何事物變得完美。 

  對于寫作者而言,有沒有用心寫,寫了一遍還是兩遍、三遍,在文字上是呈現得出來的。可能對于只看故事的人來說,效果沒有什么不同,但要使文學或藝術達到精微,就不能不嘔心瀝血。一個敷衍的寫作者,可能騙得過普通讀者,但騙不了同行。 

  祝勇:所以,寫作者必須專注于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才有結果。我喜歡改自己的作品,不斷地改?!杜f宮殿》已經出版了四版,我還在改,現在收進《祝勇作品集》的,是第五版,與以前的又有變化。我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視為流動的作品,像水一樣,永不固定,這樣才有活力。《舊宮殿》我還會改下去,因為還有新的想法?;蛟S,我會用一生的時間,來最終完成這部作品。我癡迷于這樣一個緩慢的、漸進的過程。 

  現在很多人的寫作,只是為了呈現一個結果,他們在動筆的一剎那,每一個筆畫都在朝著結果飛奔,比如評獎、改編影視,等等。這是對自己的寫作不負責。 

  作家的職責是提供一生的寫作 

  而不是一本書主義 

  于堅:這些都是寫作者的一些基本原則,但到了今天就變成了一個問題。 

  韓東:這種實用化寫作,是工業(yè)化,或者說是商業(yè)化的結果。電影雖然是工業(yè)化的產物,但是電影行業(yè)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它操作的規(guī)范和嚴謹,職業(yè)的態(tài)度,我很欣賞。 

  西方的寫作早已職業(yè)化,職業(yè)分工很細。包括懸疑小說、商戰(zhàn)小說、情感小說,也都職業(yè)化。作家都是某一方面的專家,甚至以化裝、臥底的方式收集素材,他們的職業(yè)精神,讓我們的許多作家望塵莫及。 

  于堅:我曾經在紐約遇到過一個擦皮鞋的黑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擦皮鞋,他熱愛,并且享受著自己的職業(yè)。我請他為我擦皮鞋,他擦完后,雙手一舉,亮出一個pose,說聲:“OK!”他的聲音里帶著快樂和自信。 

  我們的工作就是寫作,像他擦鞋一樣,無論遭遇什么樣的處境,都不會中途退場。 

  有些人的寫作不是常態(tài)的,他們信奉“一本書主義”,這種缺乏堅持的寫作,并非真正的職業(yè)寫作。 

  真正的作家,必須有一個量做保證,《魯迅全集》16卷,《沈從文全集》32卷,《雨果文集》20卷,這是他們一生完成的工作量(還只是部分,或者說大部分工作量,并不是全部)。職業(yè)作家必須有這樣的工作量,這樣的工作量,表明他在認真地干活。 

  祝勇:也就是說,作家的職責不是提供一本,或者幾本書,而是要提供一生的寫作。作家的價值,也不再根據一本書來評判,而是根據他一生的貢獻來綜合判斷?;蛘哒f,職業(yè)作家正是在這種漫長的、看不到頭的努力中完成自己。所以我相信量的累積。金庸說過,有人向他推薦14歲的“天才”寫的武俠小說,請他看一看,金庸拒絕看,因為他認為一個14歲的孩子,無論怎樣聰慧,對人生的體驗都是有限的,換句話說,她受到的打擊還不夠多,所以不可能提供深刻的文本。這是從事寫作,與從事其他行業(yè)——比如從商、從政——的不同之處。 

  韓東:這個時代似乎使作家們很容易浮躁。我們的作家,包括某些知名作家,經常會標榜自己“大躍進”式的寫作速度,比如,某一部著名的長篇小說是在一個月內完成的,等等。 

  祝勇:他們太急于見出分曉了,他們對于文學已經失去了耐心。文學的叛逃者層出不窮,即使他們一度寫過振聾發(fā)聵的作品,也不是合格的作家,他們把寫作視為一種投資,當文學帶給他們的利益少于預期的時候,他們就會改變投資渠道。 

  于堅:無論如何,我知道在座各位是要玩到底的。我們寫了多少年了?至少二十多年了吧,顯然我們還會再寫一個、甚至兩個二十年。現在這個時代,對于作家來說應該說是最好的時代,已經沒有理由不好好寫作。如果一味強調“運動”了寫不了,革命了寫不了,那現在,沒有這些,你為什么依然放棄寫作?如果說作家只有吃山珍海味才能寫作,我是無論如何不能茍同的。

文章來源: 責任編輯:陳進 【打印文章】 【發(fā)表評論】

主辦單位: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版權所有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

蘇ICP備09046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