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書名:《我的村莊我的湖》
作者:趙小明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12月
ISBN:9787530689349
二、作者簡介
三、內(nèi)容簡介
《我的村莊我的湖》是一本散文集,共二十九篇文章,是作者對小時候江南鄉(xiāng)村生活的深情回憶。
作者以兒童視角,敘寫了一個江南小村的物象、人事和風情,有記敘動物的,有描寫植物的,有記述當?shù)仫L俗生活的,內(nèi)容豐富。作者書寫艱苦而充實的水鄉(xiāng)生活,書寫村莊的情味,書寫心靈的悸動,書寫生活的蕪雜與情趣,勾勒了一幅包括村莊、田野、人物、民俗、民風、神話傳說等一起的鄉(xiāng)村生活畫卷……這是一代江南水鄉(xiāng)孩子的集體記憶,更是中國鄉(xiāng)村生活的真實寫照。
四、精彩文摘
湖邊小村
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常常夢回故鄉(xiāng)。也不曉得什么緣故,夢里的故鄉(xiāng)——那座小小的村莊,竟與我土生土長的地方不同。
夢中它隱在崇山峻嶺之中,要爬很陡的山,走很長的路,方能進去。進村的山道很窄,窄得像是山坡上的一條粗線,容不下兩個人并行,對面來人時,只得側身。
小路兩旁長滿荊棘,白色薔薇點綴其間,這邊一簇,那邊一簇,蜜蜂在花蕊上飛舞。荊棘在空中交錯,形成一道道綠色拱門;拱門向前延伸,延伸出一條綠色隧道;隧道看不到頭,細碎的陽光灑進里面。人行其間,遇低矮處,不能直身,得弓背彎腰,然后拾級而上。
村子峭立崖壁,三面懸空,一面靠山。云霧繚繞之間,可見黛瓦粉墻。村中房屋隨山勢起伏,錯落有致,分好幾個層次。這是一個大山深處的小村莊。
不知為何,夢中的故鄉(xiāng)在大山深處,一個遠離塵世很遠的山溝里。
其實,我的村莊不在山里,而在水邊,在一個水面寬闊的湖邊。
曾經(jīng)聽人說過村莊的來歷。
很久很久以前,長江沿岸有四大澤國:洞庭湖一帶的云夢澤,鄱陽湖一帶的彭蠡澤,石臼湖、固城湖一帶的丹陽澤,太湖一帶的震澤。
這四大澤國,猶如長江巨龍騰飛下掛著的四顆明珠。我的村莊,一個棒槌形的小村,就鑲在丹陽大澤這顆明珠旁邊,嵌在固城湖北邊一個灣口里。
古丹陽大澤時,水天澤國,煙波浩渺,無邊無際。經(jīng)年累月,泥沙在水陽江和青弋江下游堆積、沉淀,丹陽大澤西邊漸漸生出一些三角洲、洼地和淺灘。漢代以后,興起大規(guī)模的圍湖墾荒,人們向湖灘要田,從湖田打糧,煙波浩渺的丹陽大澤收縮得越來越小,最后湖面僅剩下原來面積的十分之一。古丹陽大澤名存實亡,只留下兩個分隔開的湖泊:固城湖和石臼湖。
我的村莊,毗鄰一個叫靠山背的村子。其實靠山背村沒有山可靠,開門見湖,隔著固城湖,能見到鄰省安徽宣城的十里長山。也許靠山背的命名人當時想到中生代燕山運動之前,這里周圍山峰林立,有山可靠。只是后來地質(zhì)運動,山下沉而沒,變成一片澤國,而下沉斷崖的北邊成為一片丘陵。
我的村子就在湖邊那片丘陵山崗上,村名叫潘村。
奇怪的是,名叫潘村的村子里,竟然沒有一戶人家姓潘,除了幾戶姓朱外,全村都姓趙,據(jù)傳是南宋宗室趙良效之后。村里祠堂門前的楹聯(lián)上寫道:“宋室源流分汴水,清時雨露滿江南。”
村子東高西低,落差幾米。
村內(nèi),有綠樹、曬場、房舍、村巷、水塘。
村中有三口水塘,呈“品”字形分布,每個水塘都有鋪設著青石板的水埠,其中,村中心的麻塘水埠最為講究,一邊還有四檔臺階上下。多年來,村子里的人們在水塘邊的水埠上淘米、洗菜、洗衣裳,那些青石板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發(fā)亮。
村外,有六口水塘如項鏈似的環(huán)村分布:麻塘、重陽塘、吃水塘、葫蘆塘、生魚塘、雁窩塘。這些水塘的名字,各有來歷和說法,譬如:生魚塘里的魚,取之不盡;雁窩塘里的蘆葦上,大雁在上面停留歇腳……
村子內(nèi),水溝像蜘蛛網(wǎng)似的分布。它們四通八達,縱橫交錯,其中兩條如同主動脈貫穿全村,而每家每戶屋檐下的細小水溝,像毛細血管一樣布滿全村。
村子東邊,是一片果樹林,有柿樹、梨樹、桃樹,還有竹林。雜樹和細竹子組成“幾”字形樹籬,將果園圍成一個綠色世界。
每天, 太陽從村東邊的南北走向的渠道埂上爬上來,又從村西邊的楓香樹的枝丫中間落下去。
村子外,各種莊稼在田野上四季更迭,循環(huán)往復。
村子不大,只有三十多戶人家,但卻鮮亮,溫暖,幸福。
行走在小村莊,每一步,都是成長的足跡;每一步,都刻錄著一段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