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這方土地傳承——讀程慶昌《鄉(xiāng)村匠人》

(2019-09-04 15:52) 5725083
       我與程慶昌老師相識于2018年10月23日下午南京雙門樓酒店,我們同是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舉辦的第30期(江蘇文學院第2期)報告文學專題作家研討班學員。我記得當我安排好住宿后,我又回到酒店大廳接待處,當時正好遇見來自蘇州的程慶昌老師,他當即邀約我晚飯后到雙門樓酒店外走一走。共學習10天,其中7個晚上我們共同穿行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除了觀看南京城燈火輝煌的美麗夜景,更多的是寫作交流,期間,他向我提及《鄉(xiāng)村匠人》已經(jīng)完稿,正在修改完善。我當時誤以為《鄉(xiāng)村匠人》是一部長篇紀實小說,2019年6月《鄉(xiāng)村匠人》由新華出版社出版后,我通過程兄的微信信息才得知《鄉(xiāng)村匠人》是個文集。7月29日,我收到程兄給我寄來的《鄉(xiāng)村匠人》,拿到書后,我立即翻閱了《內容簡介》和作者的自序《傳統(tǒng)手藝,觸摸鄉(xiāng)土的溫厚》,我對這本書有了大概了解,主要講述跨時代的鄉(xiāng)村手藝人的工匠精神傳承,這正與新時代提倡的工匠精神相契合。經(jīng)深耕細讀,我對此書有點感想。
       《鄉(xiāng)村匠人》是一本非虛構的文學作品,全書共285頁,分九個篇章,每一篇都是主寫一兩個鄉(xiāng)村工匠的生活與成長經(jīng)歷,涉及繡娘、木匠、篾匠、泥水匠、鐵匠、裁縫、理發(fā)師、青團師和釀酒師九個門類手藝人的不同人生。他們又是各類傳統(tǒng)手工匠人的代表,他們的手藝是他們立足生存與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依靠,通過他們平時點滴的做事風格,能讓讀者感受到他們對工藝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通過長年如一日的兢兢業(yè)業(yè)的做事作風養(yǎng)成了淳樸優(yōu)秀的品質,這又不斷促成他們的手藝不斷提高,樹立了口碑,創(chuàng)立了品牌,形成了地方特色,這正是鄉(xiāng)村工匠精神得以傳承的根本原因。正如范培松老先生所寫的“《鄉(xiāng)村匠人》的選題富有地方特色。江南的鄉(xiāng)村匠人,是中國地方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隱藏著豐富的姑蘇文化密碼。如何繼承和發(fā)揚鄉(xiāng)村匠人的特色和精神,是這本文集的寫作宗旨。”
       《鄉(xiāng)村匠人》第一篇《刺繡人生》,共十五小節(jié),講述繡娘吳泉云和女兒惠小妹不平凡的刺繡人生。吳泉云一九三九年出生在太湖東邊的蘇州鎮(zhèn)湖,因日本軍侵略,生活動蕩不安,她小時候在母親的影響下就對刺繡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建國后,吳泉云在夜校遇到了惠金水,在心底種下了一粒愛的種子,雖惠金水家庭條件差,這段感情又遭受附近村民的非議,但她敢于沖破世俗的枷鎖,勇于表達和尋找自己的真愛?;楹螅瑓侨破鹪缲澓?,更加用功,刺繡技藝不斷精進,除了能掙錢貼補家用,還逐漸得到附近村民認同,樹立起精湛刺繡技藝的口碑,惠金水也能吃苦耐勞,雖沒有手藝,但憑借做事做人實誠,做了隊上的會計和倉庫保管員,日子過得像芝麻一樣節(jié)節(jié)高。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五個孩子中老四一周歲時得病不治而亡,給吳泉云帶來了極大的悲痛,想到還有四個孩子像竹筍一樣漸漸長大,吳泉云才慢慢走出情感的陰霾。小女兒惠小妹讀書相對出色,初中畢業(yè)后,被推薦上了高中,但考大學時被冒名頂替,最終名落孫山,又遭村民冷言冷語,可是惠小妹在母親的開導下,并未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從此師從母親走上了刺繡之路,并與做木雕的小伙子結婚,憑著自己的雙手日子過得也是滋潤幸福。到了1992年后,惠金水被突如其來的病魔奪走了生命,惠小妹和吳泉云雖受到情感打擊,但并沒有泄氣?;菪∶门c丈夫在甪直鎮(zhèn)共同開了“惠福多精品刺繡”繡莊,惠小妹和吳泉云的刺繡技藝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可,生意紅火,惠小妹希望兒媳能學刺繡,卻未能如愿,然而孫女從小對刺繡有著濃烈的興趣,她們看到了希望,讓刺繡技藝一代代傳下去。
       《鄉(xiāng)村匠人》第二篇《世家》,共十四小節(jié),講述木工世家王福全與兒子王東生從事木工手藝的生涯。王福全解放前出生在吳淞江南岸的三姑里,十三歲起師從爺爺學木工,王家祖?zhèn)鞯哪舅囀翘K州赫赫有名的“香山幫”真?zhèn)?,因而爺爺對王福全要求非常嚴格,斧鋸刨鏨鉆必須樣樣精通,王福全雖吃了不少辛苦,但從未有怨言,爺爺不光教會了王福全造房子、做家具、做農(nóng)具、造船、修船的技藝,還教會了王福全如何做人。王福全二十出頭時,木工手藝已經(jīng)很嫻熟了,這時順理成章地娶了心愛的妻子并順利產(chǎn)下一子,一家四代同堂,日子過得雖然清貧些,但很幸福,誰知天有不測風云,母親得病去世,還留下年幼的弟弟,父親又得重病,一家的重擔就落在了王福全夫妻的身上,憑著木工手藝艱難地熬了過來。1986年時,王福全17歲的兒子王東生跟著他學木工,他對王東生要求也非??量?,這讓王東生木工技藝不斷見長。社會發(fā)展太快,木工逐漸不吃香,但王東生婚后仍能憑借木工技藝,對造房子、做家具、搞裝潢都很精通,不辱“香山幫”祖?zhèn)鞯恼信?,生活過得甜甜蜜蜜。
       《 鄉(xiāng)村匠人》第三篇《落地生根》,共十五小節(jié),講述篾匠李文俊與兒子李林生從事竹制品手藝的一生。民國二十二年,李文俊跟隨遠房叔叔老李頭從揚中一起來到吳淞江和澄湖中間地帶,憑著篾匠技藝在郭家巷扎根,并且李文俊與當?shù)匦忝么竽懴鄲郏m遭秀妹養(yǎng)父母多次刁難阻隔和鄉(xiāng)民們冷嘲熱諷,但他們的姻緣終修正果。老李頭大病一場后執(zhí)意回鄉(xiāng),李文俊因愛留在郭家巷,憑借篾匠工藝賺來的積蓄,在支家堰買了地和房子,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秀妹的養(yǎng)父母都看在眼里。解放后,秀妹養(yǎng)父母逐漸與李文俊走動起來,1952年生了個兒子叫李林生,但這時土改運動,他的地和房子被沒收重新分配,一氣之下拖家?guī)Э趽Q了村子。天無絕人之路,鎮(zhèn)里辦了竹殼廠,李文俊憑借技藝被任命小組長。李文俊從揚中帶來三十位大師傅,竹殼廠壯大紅火了,李鄉(xiāng)長準備提拔李文俊,被他一口謝絕。李林生十幾歲時,跟著父親李文俊學做篾匠,兩年后,李林生的手藝有模有樣,李文俊托人把李林生安進了鎮(zhèn)供銷社生產(chǎn)資料部。李林生之前跟李文俊學習了扁作,在這里跟著顧師傅學習了圓作,技藝不斷長進。李文俊莫逆的小姨子與李林生相愛,1977年成婚。八十年代后,塑料制品替代竹制品,供銷社生產(chǎn)資料部解散了,李林生回鄉(xiāng)仍然做起篾匠,恰巧泗安那邊需求竹制品多,又為上海做竹托盤,還為村婦們做了燒香籃,讓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近年來,揚中篾匠被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李林生再做出來的竹制品都是工藝品。
       《鄉(xiāng)村匠人》第四篇《一方手藝一方人》,共十三小節(jié),講述泥水匠胡永生和養(yǎng)子胡阿二從事建造事業(yè)。來自于常熟的胡永生到蘇州城做泥水匠,遇到做保姆的許世寶,同命相憐,兩人相愛走到一起,民國二十六年,兵荒馬亂,兩人住到公田村躲避,后將許世寶前段婚生的女兒從養(yǎng)父母那里要回,共同生活。胡永生憑借泥水匠的技藝,為澄湖邊湖匪楊一鞭建造了靈官橋,在吳淞江、澄湖一帶名聲大振,許世寶卻得病而終,只好與養(yǎng)女胡云寶相依為命。胡云寶長大與顧姓小伙成家后,就和胡永生解除父女關系。胡永生后來與帶著兩個兒子的趙姓孀居女子生活。趙阿大不愿意學泥水匠,胡永生收了一個大徒弟,后又收胡阿二為徒,都依照香山幫的規(guī)矩嚴教嚴管,技藝不斷長進。就連胡云寶丈夫想學手藝,她與胡永生也要恢復父女關系。建國后,胡永生帶著一幫徒弟干得風生水起,凡是地方建造相關的事必然想到胡永生。胡永生去世后,大徒弟與胡阿二帶著一幫泥水匠一起將事業(yè)做強做大。胡阿二將泥水匠手藝又傳給了女婿,房地產(chǎn)熱起來時,二女婿顧東男憑借香山幫傳授的技藝和實力組建了房產(chǎn)公司,四女婿是泥水匠,靠這項技術養(yǎng)活一家人。香山幫的手藝由胡永生帶到公田村,并代代相傳,不斷發(fā)揚壯大。
       《鄉(xiāng)村匠人》第五篇《白鐵匠阿三》,共十五小節(jié),講述鐵匠阿三的傳奇人生。澄湖邊,阿三的母親與小貨郎相愛了,小貨郎之后出事,便不能再續(xù)前緣。懷了阿三的母親嫁給后來的阿爸,阿三怎么做,他阿爸都不待見他,大吵一架之后就逃跑了。來自山東的流浪鐵匠師傅帶著養(yǎng)女玉桃收留了阿三,鐵匠師傅教阿三打鐵,并將玉桃許配給阿三為妻。師傅去世后,阿三帶著玉桃和孩子回到澄湖邊老家,一家人快樂地團聚了。阿三做了白鐵皮水桶送給隊長,順利地上了戶口。阿三除了給兄妹都做了水桶外,就連村鄰小打小敲都免費,玉桃催阿三掙錢蓋大房子住,之后阿三不再慷慨了,引起村民心生不滿。村民知道阿三要蓋房子,開會研究繳積累,隊長一錘定音說了活話,該繳來年再繳。阿三又與弟媳婦交涉選址,才蓋起了屬于自己的房子。阿三憑著鐵匠技藝在鎮(zhèn)上找了塊地做起了打鐵生意,因價格便宜質量好搶了別人的飯碗,攤子被砸爛,從此阿三一蹶不振。到了自主經(jīng)營時代,阿三重操舊業(yè),在老街開起了阿三白鐵鋪,很快就樹立起口碑。阿三的兒子師范畢業(yè)后考上了公職,阿三仍然丟不掉自己的鋪子,并且做得更加用心。但社會發(fā)展,其他替代品越來越多,阿三白鐵鋪也不能免遭虧本倒閉的厄運。
       《鄉(xiāng)村匠人》第六篇《裁縫阿德》,共十六小節(jié),講述了裁縫阿德與兩個女人的姻緣及以裁縫謀生的故事。1937年,阿德出生在澄湖邊的甪直鄉(xiāng)下。十三歲后,阿德一碗飯施舍地主婆,而獲得地主婆暗中塞給的金剪刀。阿德跟從父親阿勝學到了裁縫手藝,尤其做青蓮子藕荷裳的技巧。阿德二十歲時,在那個饑荒年代,父親阿勝餓死了。后來,阿德遇到了逃荒迷路的冬梅,兩人結為夫妻。冬梅參加大隊宣傳隊,宣傳隊長欺負了她,最終冬梅選擇了離開。阿德從事裁縫手藝,又遇到了寡婦水芹,兩人剛火熱地在一起就被批斗,阿德重回孑然一身,這時想起的金剪刀不見了。1974年,冬梅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帶著女兒小菊回來了,三十六歲的阿德重新過上了幸福生活,買了縫紉機做裁縫,四十歲的阿德與冬梅在老街開起了德美縫紉店,生意紅火后,又辦起裁縫培訓班,水芹的兒子根旺也來學裁縫。這時,宣傳隊長認小菊,被灰溜溜地趕跑了。改革開放后,服裝店充斥裁縫店,但阿德憑著技藝一直堅守著德美裁縫店,活兒多時還請了根旺幫忙,根旺的手藝不斷見長。
       《鄉(xiāng)村匠人》第七篇《沈小妹》,共十四小節(jié),講述理發(fā)師沈小妹的人生際遇。沈小妹出生于1950年小清江邊,長達后,被革委會主任的兒子阿根相中,沈小妹被迫與其結婚,因未育而離婚。沈小妹又與澄湖邊漁民水生結婚,水生一場意外淹死后,她成了寡婦。之后與老街西頭光棍剃頭匠阿春結婚并生子,在左右街坊譏諷中開起了理發(fā)鋪,沈小妹也幫忙打理,阿春得絕癥走后,沈小妹學習新潮理發(fā),堅守阿春理發(fā)店打發(fā)余生。
       《鄉(xiāng)村匠人》第八篇《鄉(xiāng)味》,共十小節(jié),講述青團師王小龍的經(jīng)歷。王小龍出生在新中國的昆山正儀,王小龍父親王天生是個在吳淞江獨會群匪的孤膽英雄,吃公糧后被打成右派,王小龍跟著吃了不少苦,二十出頭還在挑大糞,后與朱麗芳結為夫妻。1985年,王小龍從農(nóng)機廠停薪留職,做起昆山奧灶面館,當年底在蘇州婁門菜市場開了春香齋青團店,擠掉燒餅店生意,生意成功也遇到挫折。1992年去南京鎖金村菜場發(fā)展,也很成功,后因南京天熱不利做青團,1996年搬到滬寧高速澄湖服務區(qū),半年后轉到甪直老街繼續(xù)做青團,每到之處,青團泛濫,王小龍都要認真琢磨創(chuàng)新,用水磨糯米粉、漿麥草和豆沙做餡,自始至終都樹立起與眾不同的正儀青團口碑,女兒也上了大學,結局很美滿。
       《鄉(xiāng)村匠人》第九篇《琴記酒坊》,共十四小節(jié),講述釀酒師朱雷博走上釀酒創(chuàng)業(yè)之路。來自北方的朱雷博,2005年后在江南從事模具設計與制造,在甪直老街遇到了開古董店的丁香姑娘吳芳琴并結婚,他決心辭職開酒坊,父母起初并不贊成,后被成功說服。琴記酒坊開業(yè),依托母親做的酒釀、父親做的米酒,不唯產(chǎn)量、不唯利潤、追求質量、打造品牌,不斷改變配方,釀制桂花酒、桑椹酒、黃酒。雖有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還是琴記酒坊采用古法釀造的酒最為香醇。不到十年的時間,琴記酒坊在社會已有廣泛的影響力。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人們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與生活方式,形成地方特定的文化血脈,《鄉(xiāng)村匠人》講述的是發(fā)生在吳淞江、澄湖、太湖和小清江附近鄉(xiāng)村手藝人的故事,每一篇講述一個門類的手藝人的人生,都帶有強烈的地方特色,比如鎮(zhèn)湖刺繡技藝,“香山幫”木工、泥水匠手藝,揚中篾匠手藝,正儀青團廚藝,青蓮子藕荷裳裁縫手藝,琴記酒坊的釀酒工藝,每種都有地方特色文化的烙印。故事時間跨度長,有的寫盡兩三代人的人生,他們都在堅守著手藝,并不斷將技藝發(fā)揮到極致。故事中常有附近村鄰對主人公評頭論足、冷嘲熱諷,切實反映了部分民眾看笑話與望人窮的心理。故事語言簡潔明了,情節(jié)發(fā)展曲折,直接反映出每篇主人公不平凡的人生。
       “鄉(xiāng)村匠人”實際就是謀生的手藝人,多出生在解放前兵荒馬亂的時代,或者解放初期經(jīng)濟薄弱的年代,他們?yōu)榱松媾c更好地生活,在江南鄉(xiāng)村從事了為人們生活需要的手藝,發(fā)展到擁有對技藝不斷改進的執(zhí)著信念。但這群人并非只是靠著日復一日的重復達到“熟能生巧”的一般手藝人,而是通過技術整合來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干一行愛一行,一旦做起了手藝,就認真地學習、磨煉,不斷地琢磨、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堅持不懈,把細致、精致、極致的標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樹立口碑,打造品牌,這正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所在。他們自由行走在江南小鎮(zhèn),繼承著前輩的藝術態(tài)度和技藝要領,守著一顆敬畏心,傳繼著舉足輕重的生存本領,在藝術市場化的洪流中,淡定地做著市場的“局中人”,執(zhí)著地做著技藝的“修道士”,慷慨地做著下一代的“教導者”,這正是《鄉(xiāng)村匠人》所要表達的核心要義,當然也是地方特色文化和社會財富。從中也可看出,作者通過大量研究與考證,才能寫出如此豐富的內容。正如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范培松老先生點評:“作者作了大量調查研究,寫作態(tài)度誠實,經(jīng)過了充分研究調查,很接地氣,寫出了鄉(xiāng)村匠人的艱辛和執(zhí)拗,尤其是弘揚了他們的工匠精神,展現(xiàn)了姑蘇文化的風采。”(本文作者:吉明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