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泰州劉熙載文學評論獎頒獎

(2024-01-15 11:29) 5994348

  江蘇作家網  古城泰州,盡染文藝風華。2024年1月14首屆泰州劉熙載文學評論獎在泰州頒獎。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畢飛宇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常務副主席鄭焱,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丁捷泰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政府副市長劉霞市人大副主任臧大存,市政協副主席方,興化人民政府市長殷俊以及首屆劉熙載文學評論獎獲獎者、評委代表全國著名青年評論家代表、泰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員、里下河地區(qū)作協負責人當地高校師生代表等參加了本次活動。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泰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政府副市長劉霞為著作獎獲獎者陳曉明頒獎

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南京大學教授畢飛宇,泰州市人大副主任臧大存為著作獎獲獎者孫郁頒獎

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泰州市政協副主席方針為論文獎獲獎者孟繁華頒獎

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常務副主席鄭焱,興化市人民政府市長殷俊為論文獎獲獎者南帆頒獎

江蘇省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丁捷,泰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曹茂良為論文獎獲獎者張清華頒獎

南京大學資深教授丁帆,泰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泰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泰州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董事長、臺長王飛為論文獎獲獎者季進頒獎

江蘇省作協副主席、蘇州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堯,泰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黨組書記、市新聞出版(版權局)局長周煥祥為論文獎獲獎者黃發(fā)有頒獎

南京大學教授張光芒,泰州市文聯主席、市作協主席龐余亮為論文獎獲獎者陳思和頒獎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何平,泰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劉文杰為本土評論家獎獲獎者周衛(wèi)彬頒獎

  劉熙載文學評論獎以中國近代文學家、理論家劉熙載命名,由江蘇省作協和泰州市委宣傳部聯合設立。該獎是國內首個單獨設置的文學評論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旨在繼承創(chuàng)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yōu)秀遺產,獎勵中國當代文學評論優(yōu)秀成果,推動文學理論批評事業(yè)繁榮發(fā)展。首屆評審作品年限2012年至2022年(第二屆起評審作品年限為兩年),經評選,陳曉明《無法終結的現代性》、孫郁《革命時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閑錄》獲著作獎,孟繁華《當下中國文學的一個新方向——從石一楓的小說創(chuàng)作看當下文學的新變》、南帆《文學的鄉(xiāng)村:雙重主題、知識分子及其敘事焦慮》、張清華《實驗與選擇,變奏與互動——百年新詩的六個問題》、季進《視差之見: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描述與理論反思》、黃發(fā)有《論文學期刊與中國當代文學思潮的互動關系》、陳思和《天香與上海書寫》獲論文獎,周衛(wèi)彬《通往鏡中之路——易康中短篇小說散論》獲本土評論家獎。

  “從南朝劉勰創(chuàng)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龍》,一直到劉熙載的《藝概》,這是一條江河、一座山脈。”李敬澤在講話中說,劉熙載通過極其豐富、極其活潑、極其富于感性,又十分敏銳的批評實踐,深刻體悟到傳統文化的體和道,使這一文脈更加飽滿更加寬闊。生于清末的劉熙載,是在由偉大的古典傳統向近現代文化過渡過程中,出現的一位杰出的回望者和總結者。設立劉熙載文學評論獎既包含著對于中國古典文論的回顧,也包含著一百多年來一代代文學批評家和理論家的信念,“那就從文學觀念和文學感受力出發(fā),為我們偉大的民族、偉大的傳統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開出新的境界,提供新的視野,鍛造新的方法。讓我們共同為這份責任而思考,而寫作,而創(chuàng)造。”

  鄭焱指出,劉熙載是中國文學史上享有盛譽的文藝理論大家,也是一個與時代進程保持密切互動,代表著歷史良知和時代洞察力的學問家。與泰州市共同設立劉熙載文學評論獎,是省作協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實施意見的重要舉措,希望泰州加快發(fā)掘里下河豐厚的地域特色文化資源,擴大里下河文學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也希望各位獲獎評論家繼承劉熙載的文學遺產,弘揚劉熙載的文學批評精神,不斷推出能夠引領時代風尚的評論佳作。

  劉霞致歡迎辭,向獲獎評論家表示祝賀,表示積極擁抱文學評論發(fā)展熱潮,整合各界優(yōu)勢力量,為文學評論發(fā)展搭建嶄新平臺,深度構建創(chuàng)作與評論兩翼齊飛的發(fā)展格局。

  頒獎典禮還舉行了情景話劇、歌舞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俞麗云)

  首屆泰州劉熙載文學評論獎授獎詞

  一、著作獎

  陳曉明:《無法終結的現代性》

  在世界文學的宏闊視野中,細致梳理中國當代文學囿于現代性而內含的矛盾境況,認真觀照并深刻揭示當代中國文學尋求自身道路的精神狀態(tài)。其對當代文學與世界文學共通性和差異性的辨析,對中國文學傳統經驗與現代主義之間互動關系的發(fā)掘,兼具文學史家的歷史眼光和文學批評家的藝術敏銳,體現出鮮明的理論自覺性和批評主體性。其致力于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的文學理論建構,與當代中國文學、與時代社會發(fā)展同頻共振,展現出一個大批評家的問題意識和一個理論家的創(chuàng)新能力。

  孫郁:《革命時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閑錄

  聚焦汪曾祺所憑依的文學傳統和文化資源,以他的人生軌跡為經,以他的人際交往為緯,以點帶面,寫出一群人在大時代進程中的風貌、挫折、余緒。以美文氣質的學術文筆,剖析時代的橫截面,勾勒出中國現當代文學傳統之“另一種”。敘述開合自如,平易近人;考辨細膩周全,典雅莊重。以智性、自省的姿態(tài),鋪陳文學史傳統的思想脈絡,觸類旁通,氣象生動,彰顯一代學人持重守靜的治學風范。

  二、論文獎

  孟繁華:《當下中國文學的一個新方向——從石一楓的小說創(chuàng)作看當下文學的新變》

  以深入、獨特的研究視角,剖析石一楓小說創(chuàng)作的觀念轉變,借此揭示當下中國文學在“問題性”與“道德感”等層面生成的新變化與新趨勢。文章立足當代文學的當下性與現實性,以“問題小說”的理論脈絡為軸,重新厘定石一楓小說的意義價值。觀察視角細致敏銳,學術判斷客觀精準;文本細讀體貼入微,理論分析鞭辟入里。本文樹立了以作家個體創(chuàng)作看取當代文學整體變化趨向的范例,拓展了當代文學作家作品研究的新向度。

  南帆:《文學的鄉(xiāng)村:雙重主題、知識分子及其敘事焦慮》

  以理論之光、理性之思深入研究當代文學的鄉(xiāng)村書寫,以知識分子筆下的鄉(xiāng)村問題和癥結,揭橥其鄉(xiāng)村書寫的觀念內容和思想面孔,探討知識分子面對鄉(xiāng)村主題時的敘事焦慮。文章見解獨到,論證嚴密,以扎實的研究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深入挖掘知識分子面對鄉(xiāng)村問題時產生的焦慮感與無力感,竭力呈現鄉(xiāng)村書寫所蘊藏的豐富的社會學、歷史學、政治經濟學內涵,為重新理解“文學的鄉(xiāng)村”和“鄉(xiāng)村的文學”提供了新視角、新方法、新思路。

  張清華:《實驗與選擇,變奏與互動——百年新詩的六個問題》

  深入探究百年新詩發(fā)展變革中的六個重要問題,深刻揭示百年新詩內部變革的動力機制,材料實證嚴謹,史家見解頻出。清晰明了的問題意識、開門見山的形式架構、質樸理性的美學分析,為百年新詩發(fā)展歷程的譜系學考察,奠定了穩(wěn)定堅實的論證基礎。從具體可感的文學經驗到普遍智慧的理論闡釋,完整呈現詩歌創(chuàng)作中實驗與選擇、變奏與互動的動態(tài)發(fā)展關系,對新詩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季進:《視差之見: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的歷史描述與理論反思》

  圍繞“視差之見”這一核心概念,通過歷史描述與理論反思,揭示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歷史背景、理論框架、文化內涵的中外差異,展現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發(fā)展歷程與前沿動態(tài)。文章論述詳細嚴密,辨析明了清晰,展現出作者作為資深比較文學研究者的信息優(yōu)勢與視野優(yōu)勢。其為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賦形塑身、推陳出新的思考與實踐,對推動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發(fā)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黃發(fā)有:《論文學期刊與中國當代文學思潮的互動關系》

  以文學期刊與中國當代文學思潮之聯系為切入,以期刊、媒介為視角、方法,打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新向度。通過對大量文學作品、研究文獻的分析,揭示兩者之間互動的歷史背景、理論框架和文化內涵,深入解剖文學期刊向文學創(chuàng)作傳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力量的擴散狀態(tài)與復雜關聯,生動還原文學思潮與文學期刊幽微復雜的互動關系。文章研究視角新穎獨特,考辨分析入情入理,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拓展新思路、新方法,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經驗與闊大的理論空間。

  陳思和:《天香與上海書寫》

  熟練運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以上海的“現代性”起勢為線索,在大體量的歷史背景下,富于說服力地呈現《天香》的上海書寫及其蘊含的獨特性。在“以小見大”的投射性分析中,以譜系學的眼光梳理、厘定海派文學書寫的歷史縱橫、文化意涵,以及其意欲呈現的“上海懷舊”,具體而微地重構了上海之于王安憶的文學意義。論文視野開闊,史論結合,深見史家功力。行文流暢自如,風格至簡。

  三、本土評論家獎

  周衛(wèi)彬《通往鏡中之路——易康中短篇小說散論》

      以細膩詳實的文本細讀,建構屬于個人性的文學感受和價值判斷。研究視野始終聚焦本土文學創(chuàng)作現場,以真實可感的文學經驗,躬身入局,勤懇爬梳,條分縷析地展陳本土作家作品的地方性、現實性和當下性,力避感性分析的偏私,發(fā)掘、彰顯其獨到的審美省思,于細處見出大氣象。文章論述扎實可靠,辨析準確周全。行文曉暢,視野開闊,不乏銳氣與新意,又兼具學理性和全局觀,展現出當下本土批評家的獨特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