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記憶 | 識途猶抱百年心:沙白

(2021-07-16 15:24) 5959634

  編者按

  在中國文學的歷史長卷中,江蘇文學無疑是其中最為華彩的篇章之一。一代代江蘇作家辛勤耕耘,留下了無數名篇佳作,為中國文學的繁榮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2017年以來,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著手收集、整理江蘇老一代作家的資料和創(chuàng)作成果,留存老作家的影像資料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這項工作,既是為了給江蘇文學留下一份寶貴的歷史資料,也是一次文學精神和文學傳統(tǒng)的回溯之旅。在此,我們開設“文壇記憶”欄目,陸續(xù)推出憶明珠、范伯群、海笑、楊苡、梅汝愷等江蘇老一輩作家的采訪視頻,共同回憶老作家們走過的文學歷程。

  本期視頻播出的是著名詩人沙白先生。

江蘇老作家影像——沙白

  沙白,原名理陶,筆名魯氓,1925年出生于江蘇如皋。中國當代詩人。他的作品先后選入《中華百年詩歌精華》、《新文學大系》、《新文藝大系》等選本,部分作品曾被譯成多國文字。詩集《獨享寂寞》獲“首屆艾青詩歌文學獎”,詩歌《紅葉》、《水鄉(xiāng)行》、《秋》等被選入各地中小學教材。

  “五卅運動”這一年,沙白出生于如皋白蒲鎮(zhèn)郊的一戶書香門第。幼年進入白蒲小學,在一位朱姓國文老師的文學啟蒙下,沙白的內心埋下了詩歌的種子。

  1941年下半年,沙白轉到南通中學讀高中。那時的南通城在日本侵略者和漢奸的統(tǒng)治下,斗爭形勢十分復雜、殘酷。1943年3月,沙白以孔廟中馱碑的“赑屃”為題,寫下詩作《赑屃的嘆息》,用以象征淪陷區(qū)人民在歷史和現實重壓下的深重苦難:“沒有了生/也不曾死/只僵伏在重壓下……早被封閉了嘴/喊不出聲/噙著血淚畫幾聲嘆息……把嘆息遞給誰呢?”

  該詩編發(fā)后,編輯顧迅一到南通找到沙白,予以鼓勵,并把該詩推薦給《詩歌線》發(fā)表?!对姼杈€》當時由章品鎮(zhèn)主編,而章品鎮(zhèn)被譽為江蘇文壇的“伯樂”,很重視青年才俊。從此沙白陸續(xù)寫起詩來,時有新作在《詩歌線》及其他幾家副刊上發(fā)表,僅《詩歌線》就發(fā)表了27首。因時局動蕩,在這發(fā)表的27篇詩作中,沙白曾用過的筆名多達14個。

  戰(zhàn)爭年代的職業(yè)選擇往往身不由己。高中畢業(yè)后,沙白讀了“紡織工程”,因功課緊張,一度輟筆。雖然身處戰(zhàn)亂,沙白對詩歌的熱愛絲毫沒有退減:“即使走遍天涯,無論什么職業(yè),詩歌的種子始終如存活的生命深埋在我的心底,‘當春乃發(fā)生’。”

  1953年,沙白恰因讀過“紡織工程”而被調到上海國棉八廠,擔任黨委秘書、宣傳部長。這期間,他沉到車間,深入一線,不久便以魯氓的筆名出版了一本反映紡織工人生活的詩集《走向生活》。

  沙白如錐處囊中,才華畢露。1958年,沙白調入《萌芽》任詩歌編輯,由此正式步入職業(yè)詩歌的創(chuàng)作之路。在此期間,他在《人民日報》、《詩刊》等報刊上發(fā)表《試航》、《引水員》等反映工人生活的詩,受到好評。

  1960年,《萌芽》???。兩年后,沙白調至南通市文聯工作,歷任秘書長和文聯副主席,由此開始了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新里程。沙白詩情涌動,揮筆不輟,詩作源源不斷從筆下奔騰而出,發(fā)表于全國各大詩刊或文藝雜志。其間結集出版了《江南人家》《沙白詩選》等詩集。

  1962年3月,詩作《水鄉(xiāng)行》在《詩刊》一經發(fā)表,便受到了詩歌界和讀者的廣泛關注。

  水鄉(xiāng)的路,

  水云鋪。

  進莊出莊,

  一把櫓。

  漁網作門簾,

  掛滿樹。

  走近才見,

  幾戶人家住。

  榴火自紅,

  柳線舞。

  家家門前,

  鎖一副。

  要找人,

  稻海深處。

  一步步,

  踏停蛙鼓。

  蟬聲住,

  水上起暮霧。

  兒童解纜送客,

  一手好櫓。

  這首詩被譽為“五四”以來寫景詩中有濃郁地方色彩的代表作品,曾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選作《新詩選讀》的教材,被國內五六種選本收錄。之后,沙白又發(fā)表了《大江東去》、《遞上一枚雨花石》等一些膾炙人口的長、短詩作。

  “文革”期間,沙白因文字獲罪,接受審查,在五七干校勞動、居住了十年。“文革”結束后,沙白復出詩壇,從容揮筆,佳作迭出。

  1978年8月到1979年初,沙白被借調到《詩刊》編輯部參與編選《建國三十年詩選》。這期間,他作為江蘇代表參加“文革”后的第一次全國詩歌座談會。會后,沙白詩潮涌動,寫下短詩《新月》以表達對改革開放的向往。

  1980年,沙白調至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直至離休。

  “總在叮囑:不要貪得,不要患失,不要掐滅希望,不要拋下追求……身價萬金時,我是我;一文不值時,我還是我。”沙白時刻以一顆平常人的心態(tài),埋頭作詩,安貧樂命,淡泊寧靜。

  2004年9月16日,中國詩歌學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屆艾青詩歌文學獎”頒獎典禮,沙白的詩集《獨享寂寞》收獲了中國詩壇最為崇高的聲譽。

  時任江蘇省作協(xié)主席的王臻中在致辭中動情地說道:“沙白先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感悟人生社會的哲理提升和藝術升華的范本,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功力、造詣,完全可以說到了百煉鋼成‘繞指柔’的境界,他是審美創(chuàng)造的巨匠,我由衷地敬佩。”

  伏櫪未忘千里志,識途猶抱百年心。盛名之下沙白沒有陶醉,更沒有停滯不前。步入耄耋之年,沙白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創(chuàng)作欲,他陸續(xù)在《詩刊》、《中國詩人》、《揚子江詩刊》、《銀河系》等刊物發(fā)表新作,并出版《八十初度》、《沙白詩選》、《音塵》等新詩集。

  沙白的高中同班穆烜曾深情地回憶道:“在當年50多個青年詩作者中,沙白是一直寫詩寫到80多歲還未停筆,而且是出類拔萃的一個。”

  “在欺世與趨時之外,尋找一條崎嶇小道。即從自身的生活體驗出發(fā),既不用誰也看不懂的東西去欺世,也不趨時去迎合潮流追求轟動效應……”沙白就是這樣一個腳印一首詩地詮釋著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