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生長于平原水鄉(xiāng)之緣故,在我心底,始終對高山峻嶺、江海大澤有一種崇敬和想往。置身于遼闊平原,望著那綠油油的麥苗、金燦燦的油菜花,在春風(fēng)里起伏蕩漾;望著那秋天蔚藍色的天空下滾滾的稻浪;望著那野藤般亂纏的河汊和河汊上撐著小船悠然而行的鄉(xiāng)親,我總是扼制不住心中的念頭:那崇山間,那大海上,該有怎樣的景象和人物呢?!
我無端地覺得那浩淼的大海上,一定有仙山瓊閣存在,一定有美麗動人的仙子。這些自然是年少時,那一冊冊童話帶給我的想法。
坦率說,對于大海有一點真切的認(rèn)識,則是緣于一個外國人的一篇文章。“在蒼茫的大海上,風(fēng)卷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不錯,是高爾基的著名散文《海燕》。我相信,不僅僅是我,像我這樣生長于平原水鄉(xiāng)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是從這篇文章里認(rèn)識大海的。盡管課堂上,老師反復(fù)講述的是海燕。
有了走南闖北的經(jīng)歷之后,倒是見過一些大澤名川,其中自然包括大海。進入我筆端的就有昆明湖、千島湖、西湖、太湖,有麗江、漓江、瀾滄江、長江......點來點去,似乎沒點到大海。
盡管平日里,親近海的機會并不多,但在臺灣、在海南、在深圳,到還是有了讓我親臨大海、投身她懷抱的幸運。望著那蔚藍色的海水,藍綢緞一般從腳下鋪展開來,一直鋪向遙遠的天邊,是如此廣博,如此遼闊,如此浩渺,怎不讓人胸中濁氣盡吐,心曠神怡,胸襟更加開闊呢?當(dāng)?shù)赖谰蘩藦乃煜噙B處滾滾而來,發(fā)出驚天的轟鳴,矗起座座浪峰,在相互迅猛的撞擊中綻放成晶瑩潔白的花朵,是如此雄悍,如此激揚,如此澎湃,怎不讓人棄俗務(wù)中之萎瑣,心中豪情頓生,血氣更剛呢?我知道,僅憑我如此初淺的與海接觸只能了解海真實面貌之萬一,多種自然環(huán)境下,海會有多種不同的狀態(tài),而觀海者年齡、心境的不同,也會見到不一樣的海。我之于海,多數(shù)時候只能存在于想像中。
其實,現(xiàn)在看來,我對大海的想往倒不是無端的。宋朝一個叫范仲淹的人,在我的家鄉(xiāng)做過官,他在做官期間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修筑了一條長長的海堤。據(jù)說,那時的先民們年年受海潮侵害,于是范仲淹叫人用稻糠撒于海中,海水退潮后留下稻糠附著的蜿蜒曲線,范仲淹便下令組織民工沿此曲線修筑海堤。同時,將海堤之外的人家全部搬遷堤內(nèi)耕種生活。由于海潮漲到海堤就會退回,所以海堤便成了一道堅固的屏障。人們終于擺脫了年年修堤,年年堤毀,年年受淹的厄運。家鄉(xiāng)人為了表彰范仲淹的功勛,就把這條海堤叫做范公堤,一直叫至今天。
原來,我的先民們都是在海邊生活的。如此一來,泰州被稱之為海陵便理所當(dāng)然了。海陵,顧名思義,乃海邊高地也。當(dāng)我置身于鳳城河畔那座重建不久的望海樓前,觀賞著這座二層加平坐,樓高32米的宋式建筑,眼前仿佛映現(xiàn)出雄雄戰(zhàn)火,浩浩吶喊。自南宋紹定二年起,望海樓在一次次的戰(zhàn)火中涅[般木,上下結(jié)構(gòu)],其間,張士誠和他那幫農(nóng)民兄弟們的滔天呼嚎,可謂是震蕩江淮,也深深打動了我的先賢施公耐庵,而后有了傳世之作《水滸傳》。
登斯樓,東眺桃園,南觀百鳳、百龍二橋,西瞰文會堂、文正廣場,令人神思蕩漾。文正廣場中央,那尊范仲淹的雕像,頗為引人。真是虧得有吳為山之妙手,讓范公飄逸之神韻得以再現(xiàn)。但見他老人家神采奕奕,長衫飄拂,似乎在吟詠著《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賦》中的佳句呢:“......詩書對孔周,琴瑟親羲黃。君子不獨樂,我朋來遠方......”這“君子不獨樂”一句,與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至理名句,難道不是一脈相承么?
十多年前的一個五一節(jié),泰州市民迎來了鳳城河景區(qū)的正式對外開放。我很是為同邑之人多了一處游玩之所而高興。畢竟,泰州城區(qū)可供人們休憩放松的所在還是少了些。
更讓我高興的是,就在鳳城河景區(qū)開放的當(dāng)日,我接到任務(wù)要在景區(qū)接待著名的詞作家、劇作家閻肅老,他老人家是應(yīng)邀來泰采風(fēng)的。
圖為作者與閻肅在省泰中古銀杏樹前留影
說實在的,我個人對閻肅老不僅景仰,更是從心底充滿感激。誠然,他創(chuàng)作的歌劇《江姐》《黨的女兒》,還有《我愛祖國的藍天》《長城長》等一大批軍旅歌曲,以及紅遍大江南北的京味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唱臉譜》等等,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最是那英首唱的那首《霧里看花》,卻原來是為了央視“3.15”晚會“打假”而創(chuàng)作的,真的讓我大感意外。不信請看閻肅老的歌詞——
霧里看花 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
濤走云飛 花開花謝
你能把握這搖曳多姿的季節(jié)
煩惱最是無情
笑語歡顏難道說那就是親熱
溫存未必就是體貼
你知哪句是真 哪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絲凝結(jié)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
讓我把這紛擾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
讓我把這紛擾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這里有一句“打假”嗎?當(dāng)然沒有。可用在“3.15”晚會上貼切嗎?當(dāng)然貼切。這首《霧里看花》,寫得堪稱精妙。我每次聽那英略帶沙啞的演唱,都會對這大千世界,對自己的人生際遇,生出許多感概。
2008年,被譽為中國奧運年,盡管這一年發(fā)生了災(zāi)難性的汶州地震。乘著上一年與央視成功合作《歡樂中國行》大型演唱會,我熱情高漲地做起了“奧運主題歌會”的策劃,指望著“讓北京聽到泰州的吶喊與祝福”。誰曾想,北京奧組委給出的演出函復(fù)上,那枚紅彤彤的大印,竟然是假的。讀者諸君,恕我眼拙加愚鈍,再怎么讓我腦洞大開,我也不會去想北京奧組委的章是假的!為了這方假印,那一年把我折騰得夠嗆。所好的是,身正不怕影子斜。那場“奧運主題歌會”,雖然在國家某部委掛上當(dāng)年“侵犯奧運知識產(chǎn)權(quán)十大案件之首”,我還是進京申訴,幾經(jīng)周折,順利化解。當(dāng)其時,我是多么盼望自己有一雙“慧眼”啊!
閑言少敘,言歸正傳。閻肅老,讓我感激他,想親近他,是因為他為我家鄉(xiāng)寫了一首悅耳動聽的歌。由他作詞,孟慶云作曲,譚晶演唱的《夢水鄉(xiāng)》,讓我這個興化人每每聽及,都心生暖意。
“笑望海光月,輕叩板橋霜。微風(fēng)搖曳竹影,我的夢里水鄉(xiāng)。”“萬畝荷塘綠,千垛菜花黃。薈萃江南秀色,我的甜美故鄉(xiāng)。”在閻老的筆下,我的家鄉(xiāng)既是如此具像,如此真切,又充滿了詩情,充滿了畫意,再加之年輕歌唱家譚晶飽含深情、委婉細(xì)膩的演唱,真的讓人如入夢境,如癡如醉。能參與接他老人家,讓我好不開心!
2008年5月,閻肅應(yīng)邀來泰采風(fēng)。圖為他在省泰中觀看校史陳列館
那幾年,閻肅老的忙碌,雖不及趙本山所言“地球人都知道”,也是全國歌迷、體育迷都知道的了。第十三屆青歌賽頒獎晚會上,我是領(lǐng)略了閻肅老幽默風(fēng)趣、慈善平和的風(fēng)范;奧運倒計時一百天晚會上,又見到他老人家的身影……這不,他要親來泰州,為鳳城河寫歌呢!
夜游,被安排在晚飯之后。閻肅老及其夫人一行在我們陪同下,從水榭碼頭上船,乘坐鳳城河一號游船。寬敞的游船,金碧輝煌的色調(diào),并沒能引起閻肅老太多的關(guān)注。倒是游船茶桌上放置的兩樣小食點吸引了他。一種是泰州當(dāng)?shù)貥O常見的嵌桃麻糕,一種為泰州民間作坊所制絲光薄荷糖。
泰州民間有給人送禮“三件頭”的說法,這“三件頭”,就是“麻餅”、“麻糕”、“香麻油”。這與人們口頭常說的“泰州三麻”,完全是一回事。無論是“三件頭”,還是“三麻”,當(dāng)中所說的“麻糕”,便是泰州嵌桃麻糕。
泰州嵌桃麻糕早在清代就頗負(fù)盛名了。相傳泰州城最古老的茶食作坊“九如齋”老板花云齋,得知泰州北城門外天滋廟年逾八旬的老僧愛吃麻糕和核桃,于是靈機一動,將核桃仁嵌入芝麻粉中烘烤,試制成了酥脆香甜的嵌桃麻糕,深得天滋老僧的喜歡。久而久之,天滋老僧的這一喜好,亦為民間所熟知,于是民眾們爭相仿制花云齋師傅所做的嵌桃麻糕,來天滋廟燒香拜佛時,則必給天滋老僧帶上這嵌桃麻糕。如此一來,倒將“嵌桃麻糕”這樣一道花云齋師傅偶然所得之小點,得已不斷推廣普及,逐漸變成了普通百姓之最愛。
泰州絲光薄荷糖,在制作過程中,有一道“抽絲”工序,讓糖體本身似有“銀絲”鑲嵌,故而得名。剛出模的薄荷糖,金黃色的糖體上嵌有閃亮銀絲,玲瓏剔透,色澤誘人,丟一粒嘴里,細(xì)細(xì)品嘖,絲絲香甜之中,彌漫著滿口的清涼,整個人頓時也變得清爽了許多。有民謠為證:一粒絲光薄荷糖,生津潤喉又清涼。金身銀絲甜又爽,老少皆宜嘗一嘗。
老人家喝著蓋碗茶,品嘗著當(dāng)?shù)孛耖g小食點,連連點頭,“不錯,真的不錯。”
導(dǎo)游小姐在閻肅老品嘗民間食點的當(dāng)口,不時向他老人家推介沿途的景點,這才讓他把注意力從船內(nèi)轉(zhuǎn)向船外,聽夜幕下的鳳城河低吟淺唱,訴說自己的前世今生。
鳳城河景區(qū)以“傳承歷史文化”之理念,在望海樓、桃園景區(qū)之中,匯集了泰州歷史文化、戲曲文化和民俗文化。這中間,以取孔尚任寄寓泰州陳庵完稿《桃花扇》之景而建的桃園,以祖籍泰州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之生平而建的梅園,以寄托對泰州先賢、一代評話宗師柳敬亭先生之懷念而建的柳園,引起了閻肅老強烈興趣。這桃園、梅園、柳園,三園一線,構(gòu)成了泰州頗具特色的“戲曲文化三家村”。徜徉其中,宛若行走于中國戲曲文化長廊。
游船緩行,我們于粼粼波光中,時兒有《游園驚夢》之昆腔飄過,吳儂軟語,咿咿呀呀,“杜麗娘”與“柳夢梅”長袖頻舞,妙曼迷人;時兒有《貴妃醉酒》之京韻傳來,婉轉(zhuǎn)典雅,九曲回腸,那“楊玉環(huán)”行腔細(xì)膩,體態(tài)華美;更有那泰州古樂,《鳳城雅韻》《梅花三弄》等一曲曲經(jīng)典,盡顯絲竹管弦之妙,時兒輕柔,時兒剛烈,有了直抵人心之魅力。
再觀高高聳立于夜幕之中的望海樓,樓身金光閃閃,通體輝煌;樓下水光瀲滟,倒影可見。此時,黑夜倒成了一名剪影高手,它就著樓的輪廓,完成了一幅精妙之作。
“漂亮,太漂亮了,”閻肅老贊嘆著,轉(zhuǎn)而對我們說:“我原以為鳳城河,就是一處自然風(fēng)景,沒想到有著如此厚重的文化積淀。”當(dāng)游船經(jīng)過一座現(xiàn)代氣息極濃的拱橋時,他又被勾勒橋梁的輪廓燈所吸引。在他看來,如此流暢的線條,有如一首動聽的歌,且這首歌在如此古老的望海樓、文會堂上空唱響,依然如此和諧,如此相融,真是美之極,妙之極。
這次陪閻肅老夜游鳳城河之后,我曾去他老人家府上拜訪,就為泰州鳳城河寫歌一事當(dāng)面詳談。因為幾年前,他為我老家興化所寫的《夢水鄉(xiāng)》,可謂是好評如潮,得到了百萬興化人民的認(rèn)可與喜愛。他也因此被授予“興化榮譽市民”之稱號。據(jù)說,提筆進行《夢水鄉(xiāng)》歌詞創(chuàng)作之初,他老人家尚未實地考察過興化。
創(chuàng)作實在是件頗為奇妙的事情。范仲淹沒有到過岳陽樓而寫出了名聞天下的《岳陽樓記》,雖然他“憂樂觀”的種子,早在寫《岳陽樓記》23年前,就已在泰州種下;當(dāng)今閻肅老在足印踏上我家鄉(xiāng)的土地之前,就已寫出了貼切悅耳的《夢水鄉(xiāng)》。
如今,請他為鳳城河寫一首歌之愿望,是沒辦法完成矣。雖然,閻肅老其后不止一次來過泰州,也不止一次實地游覽考察過鳳城河,卻沒能拿出令他自己滿意的詞作。
他老人家于四年前辭世,人間再無閻肅老,惟有經(jīng)典傳后人。當(dāng)年他為鳳城河景區(qū)題寫的“海內(nèi)名家,盡入一望”八個字,則愈顯珍貴了。
這看似平常的八個字,意思貼切易懂,卻暗藏玄機。細(xì)心者,不難發(fā)現(xiàn),這八個字中字尾和字首正好組成“望海”一詞,扣鳳城河主景“望海樓”,含泰州人“今古如一”的望海情節(jié),真乃平中藏奇之筆。遺憾的是,善用奇筆的閻肅老終究未能為鳳城河創(chuàng)作出一首傳之久遠的歌來。
細(xì)細(xì)想來,閻肅老也好,孟欣導(dǎo)演也罷,還有像洛夫先生、勒克萊齊奧先生等諸多文壇大家,他們在鳳城河所留下的美好,早已融入一城河水之中。有心的讀者朋友,請你到泰州這個“幸福水天堂”來吧,夜游時,聽鳳城河低吟淺唱他們的故事。(劉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