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的方式跨年直播五小時 李敬澤梁曉聲畢飛宇喬葉等人講真實“微故事”

來源:封面新聞 | 張杰 (2024-01-02 09:59) 5993855

  跨年的方式,除了有歌舞節(jié)目,還可以有文學。在各大平臺的2023跨年活動中,人民文學出版社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學中國跨年盛典”,帶領(lǐng)人們在辭舊迎新的時刻,細嗅文學的馨香。

  這場跨年夜,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xiàn)。今年邀請到的8位文學名家,分別是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李敬澤,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人世間》作者梁曉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南京大學教師畢飛宇,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喬葉、東西,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北京大學藝術(shù)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顧春芳,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意大利語言文學院專家文錚。

  從2023年12月31日19:00至2024年1月1日00:00,5個小時內(nèi),8位名家在陳魯豫、張澤群的主持下,從“愛情和遠方”談到“懷念和遇見”。這既是文學中的重要母題,也是人世間五味雜陳的故事源泉。作家們也分別講述了各自親身經(jīng)歷或者深有感觸的微故事。這些故事中,有屬于普通人的文學瞬間,有平凡生活中的微光閃耀,像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在聽者的心中。封面新聞客戶端對這場文學跨年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

  直播現(xiàn)場

  主持人好奇地提到,像梁曉聲這樣的作家,是如何對待現(xiàn)實中愛情與文學中愛情的。梁曉聲分享了他對文學、愛情的體悟。畢飛宇則分享了他寫作的狀態(tài)。“當我的心安靜在不同的地步,我可以做的事情是不同的。當我的心安靜到最深的程度,我寫出來的東西一定不會差。所以我寫作開始之前,最大的功課是進行自我心理建設(shè)。比如坐下來前兩個小時,我先不寫,就讓自己先安靜起來。安靜到一定程度,靈感會出現(xiàn),像靜極之后的反彈。”

  李敬澤:“抱著對生活的熱情、激情和勇氣,走到新的一年去”

  李敬澤講述的微故事來自他的童年時代,一個跟跳傘塔有關(guān)的故事。當時他的母親在北方平原一所中學教書,工作繁忙,顧不上照顧他的時候,會跟李敬澤說,“你先去‘沙灘’那里等我”。這個沙灘是一座跳傘塔下面的“沙灘”,不是大海岸邊真的沙灘。少年李敬澤對這個高高的跳傘塔非常感興趣,有時候會問母親一些問題,比如從上面跳下來會不會摔到?母親回答他,肯定不會,因為有傘,而且地上有沙灘接著。聽到兒子問這些問題,母親突然意識到什么,趕緊警告他,不能從上面跳下來。“最近我突然想起這段往事,覺得挺有意思。今天大家分享的主題中有遠方,有愛情。我想說,愛情也相當于生命中的遠方。不管是愛情還是遠方,都是容易出錯的。因為道理往往趕不上人的行動、激情、生命探索的豐富性。道理也代替不了你對高處、遠方的向往。小時候的我沒見過大海,但北方平原高高跳傘塔下的那片沙灘,引發(fā)了我對大海的憧憬。所以我覺得,人的心里還是要一直有一個跳傘塔,有一份對遠方、飛翔的念想。當然,你要聽父母提醒,你也確保有傘,地上有沙灘,但是該飛還是得飛啊。”

  2023年已逝,2024年已來。王維有一首詩中說,“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逝者如斯夫。水是什么,水就是時間啊。2023年的時間已經(jīng)流走了,但2024年的云已經(jīng)起來。我們要抱著對生活的熱情、激情和勇氣,走到新的一年去。”

  喬葉:“在文學、生活和讀者的厚愛中,這飯把我養(yǎng)得很好”

  2023年獲得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的喬葉講述的微故事,發(fā)生在她與她的讀者當中。“每當我寫完了一部作品,我知道,自己只是完成了它。完成并不等于完整。作品的完整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構(gòu)建的。當作品從我這里出發(fā),接下來的命運就是和讀者相遇。”

  喬葉自寫作三十年來,遇到太多親友般的讀者,相遇的方式也很有年代感。在鄉(xiāng)下教書的時候,經(jīng)常會有讀者到村里找她。最多的還是手寫信,通過郵局寄來。再后來是電子郵件,然后是社交平臺賬號私信或者留言。

  最近喬葉在內(nèi)蒙古遇到一個讀者。這位讀者從喬葉發(fā)表處女作起就開始關(guān)注,“一直到現(xiàn)在。他還留著三十年前有我作品的剪報。我們加了微信,他一一拍圖給我。我自己都沒有他的資料全。”上一次回河南焦作老家,她也遇到了一群很特別很年輕的親友型讀者。他們是焦作一中的學生。最讓喬葉感到意外的是,她還收到了一堆手寫信——手寫信,和讀者的交流方式居然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對這樣的讀者,說什么好呢?他們就是親友,面容陌生、名字陌生,但精神和心靈親近的親人和朋友。正是因為他們的溫暖悅納,我的文學之路才能走到今天。”

  喬葉還講述了一個最特別的讀者,“她如果活著,現(xiàn)在有一百多歲了。她大字不識幾個——她出現(xiàn)在《最慢的是活著》里,也出現(xiàn)在《寶水》里。是的,她就是我的奶奶王玉蘭。三十多年前,我那時還沒有電腦,用筆寫作,她經(jīng)常一邊做著針線,一邊看著我爬格子。有一次,她問,‘妞,你整天寫呀寫的,這能當飯吃?’我永遠記得她擔憂的口氣和神情。我當時沒有回答她??赡芤彩遣恢涝撊绾位卮稹,F(xiàn)在,我想我終于可以回答了:奶奶,這確實能當飯吃。在文學、生活和讀者的厚愛中,這飯把我養(yǎng)得很好。您放心吧。”

 ?。▓D片來自封面新聞視頻直播截圖)